文化社区|三维赋能构建青少年文化成长生态圈

台儿庄区运河街道林运社区位于城区核心区域,现有居民1565户、3668人。近年来,社区立足青少年文化需求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,创新探索“空间-服务-主体”三维赋能模式,实现了青少年文化服务从“单一供给”向“生态共建”的跨越,打造了文化社区建设的“林运样本”。

     6     7

空间赋能,打造青少年沉浸式成长环境。林运社区突破传统空间布局,构建“3×3”青少年文化矩阵,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环境。一是拓展实践活动载体。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,打造20余个特色主题空间。“一米菜园”提供自然课堂,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;多彩沙龙室融合非遗手工、科普教育、青年夜校等活动,年均开展主题沙龙50余场,惠及青少年1200余人次。二是优化空间服务功能。针对不同年龄段需求,分层设计服务场景。乐乐书屋、追光自习室为青少年提供阅读、学习专属空间;健康驿站免费提供口腔检查、视力筛查等服务,创新举办“e路童行守‘未’安全,点亮‘睛’彩世界”等主题关爱活动。三是整合区域文化资源。社区与周边学校、文化场馆合作,引入优质资源。联合举办“悦读悦美”读书会、榜样领读等活动,惠及青少年群体1500余人次,实现资源共享与效能倍增。

          

服务赋能,构建青少年成长支持体系。林运社区瞄准基础服务层、专业支持层、发展赋能层精准发力,创新“三阶递进”服务模式,构建覆盖青少年成长全周期的支持网络。一是推行“订单式”文化服务。通过问卷调查、线上平台收集需求,定制书法、绘画、插画、烘焙等30余类培训课程,年均开班60期,覆盖青少年群体1600余人次。二是构建心理服务体系。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需求,成立心灵驿站,聘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吴敬侠定期开展心理咨询,解决青少年厌学、叛逆等问题,累计服务家庭300余户。三是助力技能与就业提升。社区主动链接妇联、人社部门,依托巾帼家政室开展家政技能培训、就业创业帮扶;成立李氏根雕工作室,免费提供非遗体验、教学培训服务,累计培训青年300余人次,帮助50余人实现就业。

          

主体赋能,凝聚青年成长共进力。林运社区创新“1+2+N”联动模式,推动文化社区建设与志愿服务、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少年成长生态圈。一是构建志愿服务联盟。统筹台儿庄悠恺关爱协会、运河派出所、古运义警协会、“双报到”单位等力量,建立“志愿服务联盟”,创新打造“红蓝连心”志愿服务品牌,开展“志愿服务赶大集”“青年成长计划”等活动,年均服务时长超4000小时。二是鼓励发展文艺社团。积极扶持青少年相关的文化自组织发展,并为其提供场地支持和技术指导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定期举办成果展演和交流比赛,打造展示社区青少年文化成果的亮丽名片。三是点燃志愿服务热情。设立积分兑换超市,鼓励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换取积分,通过积分兑换学习用品、蔬菜种子、鲜花种子等,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内生动力。